1948年,东北战场上,解放军的兵力首次超越国民党军。谁能想到,这片被蒋介石视为“边陲荒地”的黑土地,竟成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主战场?更讽刺的是,国民党最精锐的美械部队,最后竟被东北老乡用马车拉着的土炮打得溃不成军。蒋介石至死都想不通:为什么坐拥飞机大炮的国军,会输给“小米加步枪”的对手?
“东北战略”曾是国民党内部最激烈的争吵。以卫立煌为首的将领坚持“守住大城市就是胜利”,少壮派杜聿明却叫嚣“必须全歼共军主力”。而真正的矛盾藏在暗处——蒋介石的浙江嫡系与东北军旧部互相提防,美式坦克的油料被贪污倒卖,士兵的冬装竟出现在黑市。当林彪的部队在零下30度急行军时,国民党哨兵正围着火炉抱怨:“长官说东北不重要,为啥偏把咱们扔在这冰窖里?”
历史给过蒋介石两次机会。1945年日本投降时,苏联红军将东北移交给中共;1947年夏季攻势后,美国顾问魏德迈警告“再不撤军就晚了”。但蒋介石的算盘打得精妙:用东北拖住林彪百万大军,嫡系部队就能守住江南财税重地。他没想到的是,东北老乡用算盘打出了更狠的账——土改分到土地的农民,连夜给解放军送粮带路;被强征壮丁的国军士兵,掉转枪口就成了“解放战士”。到1948年春,林彪的部队越打越多,国民党却连沈阳兵工厂的子弹都要从青岛空运。
表面看,1948年初的东北战场陷入诡异平静。国民党控制着长春、沈阳、锦州三大城市,共产党“不过是一群泥腿子”。但暗地里,卫立煌的求救电报雪片般飞往南京:城里的银行家开始兑换美元,军官太太们集体申请调往上海,最精锐的新一军士兵居然用坦克柴油换猪肉罐头。蒋介石在日记里自信写道:“东北局势尽在掌握。”他刻意忽略了一个细节——林彪的炮兵纵队,此时已悄悄装备了从日军仓库挖出来的150毫米榴弹炮。
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,锦州守将范汉杰突然发现:共军的大炮比国军还多!更可怕的是,塔山阻击战打了六天六夜,蒋介石亲调的海军舰队竟被渔民布的水雷挡在港口外。当廖耀湘兵团在辽西平原乱窜时,当地百姓给解放军指了条近路:“走柳条沟,能截住他们汽车队。”后来被俘的国军团长苦笑:“我们地图上都没标的小路,共军比自家炕头还熟。”
沈阳陷落前夜,美国记者拍到荒诞一幕:国军军官用金条贿赂共军侦察兵,只求“晚两小时攻城好坐飞机跑”。而在南京,蒋介石仍坚持“东北局势不影响全局”,却悄悄把中央银行黄金运往台湾。最讽刺的是,当国民党宣传“转进战略”时,上海市民发现:报纸头版照片里,所谓“誓与沈阳共存亡”的守军,穿的竟是关内部队的夏季制服。
总有人替蒋介石惋惜“输在没早撤出东北”,却忘了看本质:一个靠贪污军饷维持的政权,怎可能打赢分田分地的军队?一个连士兵棉衣都要克扣的统帅,凭什么抱怨“战略失误”?当年东北老乡说得好:“国军的卡车陷在泥里要民夫推,共军的大炮倒是老百姓抢着拉。”
蒋介石说“东北一着错满盘输”,可要是真让他赢了,现在东北会不会还像当年那样,军长的姨太太买貂皮要用飞机运,矿工的孩子冬天光脚跑?到底是谁真的在乎这片黑土地?
万隆优配-股票配资交易-网络配资网站-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