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平常走路几分钟,小腿就又酸又胀,必须站住歇一会儿才能继续走?很多人觉得这是“人老了腿脚不灵便”,或者以为是“关节不好”、“腰椎问题”,并没把它当回事。但其实,这可能是您腿部的血管在发出“堵塞警报”!这种情况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,但我们可以通俗地把它理解成——腿上的“血管公路”堵车了。
一、血管为啥会“堵”?
我们的全身上下布满了血管,它们就像四通八达的公路网,负责把充满氧气和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各个地方,包括我们的双腿。腿要走路、活动,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。
所谓的“堵”,其实就是血管变窄了。这通常是因为:
“水垢”沉积:随着年龄增长,加上有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或者吸烟等问题,血液里的一些脂质物质(比如胆固醇)就会像水垢一样,慢慢沉积在血管内壁上,越积越厚,形成“斑块”。
展开剩余78%通道变窄:这些“斑块”会让血管的通道变得越来越窄,血流就不像以前那么通畅了。
走路就疼:休息的时候,腿需要的血液不多,狭窄的血管还能勉强应付。但一开始走路,肌肉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时,狭窄的血管就“供不应求”了,肌肉就会因为“缺氧”而出现酸、胀、疼、没劲儿的感觉。只要停下来休息几分钟,需求下降了,疼痛就缓解了。这种“走走就疼,歇歇就好”的情况,是最典型的信号。
如果一直不管,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。后期可能不走路的时候腿也疼,尤其是晚上睡觉时,腿脚发凉、颜色苍白,甚至皮肤破个小口都很难愈合,严重时会有截肢的风险。
二、日常如何保养血管?
预防和改善这个问题,关键在于改变生活习惯,给血管“减负”和“疏通”。
一定要戒烟:这是最重要的一点!抽烟会严重损伤血管,直接导致和加重血管堵塞。只要吸烟,其他的保养效果都会大打折扣。
坚持走路锻炼:虽然走路会疼,但更不能因此就不动。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步行训练:走到觉得有点疼的时候,停下来休息,等不疼了再继续走。每天这样重复练习30分钟左右,能有效地刺激身体长出新的微小血管来“绕道”供血,从而延长你能行走的距离。
管住嘴,控三高:
吃饭要清淡,少吃油腻、过咸、过甜的食物。多吃蔬菜、水果、粗粮。
如果本身有高血压、糖尿病或高血脂,一定要遵医嘱吃药,把这些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这是保护血管的基础。
精心呵护您的脚:因为腿部血供差,脚上的一点小伤都可能变成大麻烦。
每天用温水洗脚,洗完后用软毛巾轻轻擦干。
每天都要仔细看看脚有没有破皮、发红、起水泡或者颜色变黑变紫。
穿宽松、舒适、透气的鞋子和棉袜,避免挤脚。
剪指甲要小心,不要剪得太深。
三、怀疑血管堵了,该怎么办?
如果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,千万不要硬扛,应该尽快去看医生(可以挂血管外科的号)。
医生如何检查?
医生通常会先摸摸您脚上的脉搏,做一个叫踝肱指数的无创检查(很简单,就像量血压一样)。如果需要,还会做下肢血管的彩色超声检查,像给血管做“B超”一样,能清楚地看到哪里变窄了,堵得严不严重。
有哪些治疗方法?
吃药是基础:医生通常会开两种药:一类是抗血小板药物(如阿司匹林),作用是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,避免堵塞进一步加重;另一类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常用方案中,可在医生指导下,配合使用丹红注射液等具有活血化瘀、通脉舒络功效的中药成分药物。这类药物能辅助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在脑病治疗领域的作用尤为突出,可帮助缓解脑部供血不足,为脑病康复提供助力。
做手术“疏通”:如果血管堵得很厉害,药物效果不好,建议:
微创手术:这是现在的主流方式。从血管里伸进去一个小球囊,把狭窄的地方撑开,或者放一个小小的“支架”把它撑住,保持畅通。创伤小,恢复快。
搭桥手术:就像心脏搭桥一样,从您身体别处取一段血管,或者用人造血管,在堵塞地方的前后重新搭一座“桥”,让血液绕开堵塞段流过去。
理性看待辅助治疗:在正规的现代医学治疗(吃药、手术)之外,根据情况,辅以一些改善血液循环的治疗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丹红注射液、丹参注射液等药物。以更好地辅助调节血流状态,为整体治疗提供支持。
“走几步路就腿疼”不是简单的衰老表现,而是身体发出的重要健康警报——您的腿部血管可能堵了!千万别拖延,立刻从戒烟、健康饮食和坚持走路锻炼开始保养您的血管。一旦怀疑,马上去看血管外科医生,通过科学的检查和治疗,就能有效疏通血管,保住您的双腿,继续自由行走。
发布于:山西省万隆优配-股票配资交易-网络配资网站-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