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砖峰会刚刚结束,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就发出杂音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印度选择了降级出席,而中方在峰会上的表态,则反将了美国一军。那么,美方针对金砖国家说了什么?这次峰会上各方动作又当如何解读?
9月8日,由巴西总统卢拉推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如期举行。会议重点放在全球经贸问题,虽然只进行了一个半小时,但议题直指当下国际形势的核心矛盾。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,让世界经济再一次陷入紧张。金砖国家在此时选择协调立场,也是被迫之举。
先看会议的出席规格。中国、俄罗斯、南非、埃及、伊朗、印尼等国都是由领导人亲自出席。阿联酋派出王储,印度仅由外长苏杰生出席,埃塞俄比亚则是副外长。从层级上看,印度和部分新成员显得有所保留,这种安排有其现实背景。
一方面,印度近年来在对外关系上保持多重平衡,在美印关系上希望维持一定合作,又不愿被看作完全倒向金砖阵营;另一方面,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,让印度的处境颇为尴尬。选择由外长参会,就是给出一个降级信号,既不完全缺席,又避免与美国彻底对立。相比之下,中国、俄罗斯和南非等核心成员选择最高级别出席,显示出对金砖机制的重视,也传递出推动合作的积极态度。
展开剩余71%会议中,巴西总统卢拉的一句话引起注意,他直言二级制裁正在损害金砖国家的贸易,这其实点中了问题核心。美国在对俄罗斯石油出口打压时,往往通过金融、航运和第三方制裁扩大影响。印度、中国、巴西这些国家在进口俄罗斯能源时,也都面临外部压力。这种压力不仅打击金砖内部的贸易往来,也直接影响本国经济发展。卢拉的表态,无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成员国的忧虑。他强调金砖要扩大团结和协调,这既是为当前问题找出路,也是对未来机制的期待。
然而,就在金砖国家展现团结姿态时,纳瓦罗却再次制造噪音。他在一次电视互动中,把金砖国家比作所谓的“吸血鬼”,声称这些国家靠着向美国出口商品而生存,用不公平手段“吸干美国的血”。他甚至声称金砖国家历史上“互相憎恨,互相残杀”,并挑拨中印关系,宣称两国“几十年来一直处于战争状态”。
事实上,这种论调并不新鲜,纳瓦罗长期是特朗普政府中,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最强硬的政客。他过去曾声称中国是所谓的“吸血鬼”,如今把同样的说法用到整个金砖机制。其核心目的很简单,那就是抹黑金砖团结,制造分裂,强化美国贸易战的合法性。
但他的杂音注定无法影响大势。毕竟,是美国的关税政策本身,正在迫使新兴市场国家更加紧密合作。巴西和印度都因关税问题受到严重冲击,这反而推动他们在多边贸易议题上与其他金砖成员协调。况且金砖不针对任何第三方,而是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,这一定位让金砖有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此次会议中,中国领导人发表了题为《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》的讲话。中方强调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秩序。针对这些挑战,中国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坚持多边主义,捍卫国际公平正义;二是坚持开放共赢,维护国际经贸秩序;三是坚持团结合作,凝聚共同发展合力。
虽然讲话没有点名美国,但批评“个别国家接连发起贸易战、关税战”,外界谁都清楚究竟指向哪个国家。这种做法和措辞避免了直接对抗,同时又明确表明了我方立场,是一种较为克制的回应。特朗普政府频频动用关税工具,打击中国、印度、巴西等新兴国家,而中国则以建设性的倡议作出回应,如此形成鲜明对比,这显然是反将美国一军。
在会上,与会国家普遍赞同中方提出的观点。多国领导人强调贸易不能成为干涉内政的工具,也批评单边主义的危害。这些共识说明,金砖不仅是经济合作平台,更是“全球南方”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舞台。随着成员扩展到11个国家,金砖的代表性进一步提高。在联合国大会、气候大会和二十国集团会议等多边场合,金砖有望以更加统一的身份发声,这种“共同身份”是未来国际秩序博弈中的关键。
总之,这次金砖峰会在美国关税战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,展现出团结合作的姿态。纳瓦罗的言论更多是一种挑衅和扰动,是无法改变大势。印度的态度确实复杂,但并没有改变金砖继续前进的方向。中国的表态则坚定而明确,不仅回应了美国的挑战,还为未来的金砖合作指明方向。
发布于:安徽省万隆优配-股票配资交易-网络配资网站-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